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禁外飲,歡迎外食。檳城夜市的座位共享經濟學 - 天皇雞腳粿條湯 / 汕頭街四果湯 / 海南雞

檳城夜市找座位吃飯淺規則 在美國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一家賣潮州粿條的店,這次來檳城就特地找有賣粿條湯的餐廳。結果在汕頭街夜市找到一家叫「#天皇雞腳粿條湯」的店,沒想到它還真不簡單,竟然是 2025 年米其林 #必比登 推薦的!但更沒想到的是,它根本不是什麼正規店面,就是個 #路邊攤 ,連張桌子都沒有。  原本看 Google 地圖上的照片,還以為有店面可以內用,結果到了現場傻眼了,別說桌椅,連站的地方都很擠。問店家哪裡能坐著吃,他們居然說旁邊賣飲料的店都可以坐?我半信半疑地問了飲料店老闆,沒想到還真是這樣!原來這邊的規矩是 飲料店提供座位,專門給客人帶食物物來吃。店裡不能帶外面的飲料,但歡迎外帶食物來吃 ,這跟台灣的習慣完全不一樣,真是長見識了😅。 天皇雞腳粿條湯  天皇粿條的東西確實有水平。我們點了滷味拼盤加粉套餐,包含一盤滷味加上一碗粿條湯。粿條湯是白胡椒口味,跟我在美國吃的湯頭不太一樣,料算不少,有雞絲、魚丸、豬雜等,味道挺不錯的。不過他們的滷味才是真功夫!滷雞腳和各種豬腸看起來顏色很深,吃起來卻不像想像中那麼重口味,香氣和味道都很平衡,口感軟嫩但還是有口感,不會過於軟爛,難怪能上必比登推薦,果然名不虛傳👍。  滷味拼盤加粉套餐 汕頭街四果湯  因為也想吃海南雞,挑了間有外有海南雞攤販的店家坐下,沒想到這家店也是大有來頭,就是大名鼎鼎的 汕頭街四果湯 ,因此也順便叫了四果湯。這碗湯真是滿不錯吃的,料不少,也沒有很甜,不想吃太冰的朋友建議叫少冰,因為檳城的飲料跟甜湯原本幾乎都是熱的,加了少冰後,就會是涼的,配合檳城的天氣,吃起來會剛好! 四果湯 海南雞 海南雞就在汕頭街四果湯外面,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點來一起吃,只是他並沒有好吃到非點不可,價格也沒有很貴,可以看肚子的空間決定摟😄 汕頭街四果湯店內 Grab 跟 inDrive 哪個叫車 App 比較好用? 靠吃美食增加體重找樂子來彌補吉隆坡的無趣之首部曲- 黃亞華小食店,舊場街白咖啡 你媽pro 爸爸也真的很會煮的 Limapulo: baba can cook 娘惹復古餐廳
最近的文章

Grab 跟 inDrive 哪個叫車 App 比較好用?

適合剛手術完的康復者出遊的旅遊城市 術後首次出國,我選擇了檳城作為恢復之旅的目的地。這裡的生活成本令人愉快:食物、住宿和交通費用僅為台灣的 40~90%,對於需要不定時休息的康復者來說,是理想的旅遊選擇。 檳城現在的天氣像是夏天,夏日般的天氣(上午10點體感溫度超過33度)看似難耐,但對剛從台灣寒冷中解凍的我,大量出汗反而成為一種身體重置。從第一天剛到時,全身的無力感,到了最後一天,我已經不用斷片休息了。  拒絕司機的藝術:一場荒謬的喊價遊戲😂 便宜的打車價格及方便的叫車 App,絕對是對我這種還在恢復中的身體,最重要的兩個優點。去任何地方只要打入地名或地址,不用跟用馬來英文跟馬來中文的司機解釋,價格也是在出發前就知道,真是省心好多。任何時候我只要累了或想要吹冷氣,Grab 一下就搞定 (我有買 Grab 的股票,所以要多多支持一下 🤣),恢復中的旅客,檳城或許是你意想不到的療癒選擇。 Grab雖然好用,但在需求高的時候加價是很可怕的,動不動就是100%-300%在加價,不過因為當地物價低,即便加價也不會太傷。以短途為例,5馬幣變15馬幣,折合台幣也才111元。 其中一天從汕頭街夜市返程時,遇到下班尖峰,被加價了 100%,要價11馬幣,心生反骨的我不想被加價,用 perplexity 找了一個 Grab 的替代品叫做 inDrive,這 App 是個有喊價功能的叫計程車 App。 第一次玩這 App,不太了解該怎麼用,先喊了最低價 5 馬幣,叫了 5分鐘都沒有司機理我🤣,手動加價1元後,有個名字看起來像印度裔的司機跟我喊價 8 元,因為是第一次被司機喊價覺得很新奇,無意識的按了拒絕🙅😂。意外看到旁邊有幾間有趣的小店,突然不想搭車了,後來他又 offer 了兩次 8 元,也都被我拒絕了。  逛完了小店,Grab 價格飆升至 16 馬幣,又打開了 inDrive 喊價,這次從 6 元開始,果不其然沒人接單,很快的有兩個華人司機 offer 10 元;因為剛剛只要 8 元,又無意識的拒絕了他們,接著還是沒有司機願意接單😭,摸摸鼻子不斷上修價格到了 10 元,依然沒有司機接單,最後,我徒步走回飯店,因此結束了這次的計程車「喊價遊戲」。 教訓是:別為了省幾塊錢,把自己折騰得太累😂 禁外飲,歡迎外食。檳城夜市的座位共享經濟學 - 天皇雞腳粿條湯...

幫朋友找到回遠方家的便宜機票,附送買一送一日本機票

需要加勒比海一端的機票 一次不經意分享自己的 里程票心得 後,朋友米家找上了我。他們一家四口想要回到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St. Kitts and Nevis)老家,但機票價格令人卻步。 米爸是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St. Kittz and Nevis 人,剛聽到這個國家名字我以為是 ”聖克里斯多福” 及 “尼維斯” 兩個地方,後來米媽跟我說這是其實是一個國家,我才知道原來世界上有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這個國家,真對不起米爸,我孤陋寡聞😅。 米媽跟我說他們查機票一人要價7萬多元,花不太下去。可是他們上次回家已經是10年前,真的很想回家一趟。 現況與挑戰 一家四口想在暑假回家 目前查票每人高達7萬元 已有10年未能返鄉 預計停留一個月 於是我先初步查詢米家暑假想回家的時間最便宜的機票大概要多少錢,透過Google Flight發現美國航空(AA)有較優惠的票價,每人約$1,501 USD(約$49,232 TWD)。但這只是開始,我知道一定能找到更好的選擇。於是在Google flight上選了前後幾天,發現價格變異很大,而且實際點進網站後的價格通常還漲了好幾千元,不是很穩定。通常這樣的狀態就表示要飛的那幾天,目前機票價格變動很大,Google flight 也抓不準價格,因為顯示的價格並不是即時的報價,而是幾個小時前爬蟲的價格。 接著我去 AA 網站上玩了一下,把四個人的年齡都輸入進去後,發現了一張更便宜的機票,是因為日本航空 (JAL)有給11歲以下孩童 75 折優惠,但這張機票回程需要自行從東京羽田機場換到成田機場。考量到米家成員有兩位小朋友,換機場並不是一個好選項了。 改掉 737MAX 的航班 由於米家打算回家一個月,時間上應該比較有彈性,因此我微調了出發跟回程的時間,並且把要在機場過夜的航班排除,終於找到一張價格只要1,268 USD(約$41,500 TWD)且適合他們的機票,給米媽看了一下,他對價格算滿意,但對於其中有一段是由 737MAX 來飛有芥蒂,因此我再度幫他們調整了班機,把 737MAX 的航班改成 737-800 所執飛。 最終幫他們省下了  ( 70,000-4,2097) x 4 = $111,612 TWD! 看到米家能因為這筆省下的錢,圓了那個睽違10年、飛越半個地球的「返鄉夢」,突然覺得我這個旅遊顧問當得還挺值...

用最少的哩程,成功兌換跨年紐西蘭南島商務艙哩程票

最近因手術後的復原期, 恆久恆久恆久 沒有查詢里程票了。術後的 複視 影響了用眼時間,加上久坐會導致梨狀肌疼痛,不得不減少電腦前的工作時間。 然而,昨天與朋友共進午餐時,老婆提出了一個請求 - 她想清空美國航空(AA)帳戶中的里程。這個想法源於去年的一次不愉快經歷:她的 AA 帳戶遭駭客入侵,損失了8萬哩程。雖然經過數月與AA 客服溝通、甚至赴美國網路警察局備案後終於追回里程,但這次經歷讓她希望能盡快使用完這些里程,以避免再次發生類似風險。 目前老婆的 AA 帳戶約有10萬哩程。對居住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最具價值的兌換方式是使用寰宇一家聯盟的紐澳航線商務艙,單程只需4萬哩程。因為如此,我術前就一直在研究計畫兌換兩張紐西蘭南島返程的商務艙機票。 在查詢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 - British Airline(BA)和亞洲萬里通都顯示2026年1月5日有國泰航空的基督城-香港-台北航線的座位(商務艙2張、豪華經濟艙2張、經濟艙6張) - 但澳洲航空(QF)、AA和 Alaska Airline(AS)只能查到經濟艙座位,查不到商務艙機票 經過分析,我認為: 1. 亞萬和 BA 都能查到座位,說明確實有釋出機位 2. 而且時間這麼就剛好,當天就是 AA 放票 2026/01/05 的第一天,應該也不是被換走了才是,覺得應該還是有票的機率很大。 3. AA 查詢不到可能只是系統顯示問題,實際應該有票 抱持著這個推論,我立即行動: 1. 首先撥打中國區 AA 中文客服,但發現權限不足,客服也只能看到經濟艙的票 2. 轉而聯繫美國區 AA 中文客服 ( +1 800-492-8095),順利完成商務艙兩張的訂票 3. 最終只花了 116 美元的稅金,就搞定了兩張商務艙機票 重要經驗總結: 1. AA 仍是東亞至紐澳最優惠的里程計畫:里程需求少,稅金低,而且退票完全不用手續費,這也是我敢大膽定下去的原因之一。 2. 即使 AA 網站查不到國泰商務艙,通過客服仍可能預訂成功 3. 建議直接聯繫美國區 AA 中文客服,效率較高 國泰bug票之持續5級地震的CX855 A359 YVR-HKG 商務艙體驗 用高鐵價體驗平躺商務艙 河內商務艙貴賓室Hanoi NIA Business Lounge 外勞芭的7個便宜機票購買秘訣總整理 什麼?廉價航空Airasia也有專屬貴賓室!...

腦瘤手術筆記 33 - 複視改善分享

10/7 是我手術後除了 配眼鏡 以外,首次明顯感受到複視的改善。轉頭時,影像重合的速度變快了!過去每次轉頭時,總是會先感到頭暈,影像模糊,得等上 3~5 秒才能恢復清晰。這次卻能在一秒內看清楚,並且不再頭暈,這種久違的清晰感真的太棒了!因此,我想深入探討一下, 究竟是什麼讓我的複視逐漸好轉? 中醫條理+針灸 中醫跟針灸是我一直想嘗試的治療方式,但找對的醫生真是件很困難的事情。感謝主,我開始寫 FB 日誌後,遇到了一個同有腦瘤的朋友,他手術後也有複視問題,靠著針灸痊癒了,因此他推薦了我榮總的吳大鵬醫師,掛號後等待了一個月,終於到榮總看了中醫門診,目的是治療複視及避免腫瘤復發。吳大鵬醫師是一位直言不諱的醫生,常會非當面的大聲嚴厲地批評浪費醫療資源的病人。他特別不滿那些說自己吃好睡好,卻來掛診的人,抱怨他花了半小時替他們診斷,不如把這些時間留給真正有需要的癌症病患。他的聲音大到診間內外的病人都聽得一清二楚,讓我不禁為他捏了把冷汗。 最近一次回診榮總中醫,整趟行程竟然耗費了 5.5 個小時,從 15:30 出發,到快 21:00 才到家。實際看診只有 3 分鐘,針灸治療也不過 15 分鐘,其他時間都在等待。不過即便如此,我還是願意每三週花這麼多時間來治療,因為治療的這兩個月的治療效果顯著。 除了我,現場大約還有 30 位病人一起等待,許多人離開醫院的時候已經超過 21:00 了。之所以會等這麼久,是因為看診和治療的流程。這個診每次都接待 100 位以上的病人,昨天最後一號是142。醫生會先問診、把脈及開醫囑,需要針灸的病人得留在診間等待。由於醫生無法分身,要等到夠多病人需要針灸,針灸診間位置都坐滿了,醫生才會開始下針。通常這時候第一梯次的號碼通常會跳到 70 以後。這次我的運氣不太好,82 號算是第二批早就看完診的病人,但要等到醫生看完全部 142 號病人,針灸才開始。於是,5 個小時就這樣過去了😥。 不過,我看到醫生和其他病人都很氣定神閒,這應該是常態了。再加上我確實感受到了治療的效果,也深知醫生和護理師的辛苦——他們一個下午得連續看診 7 小時到晚上 9 點。作為受益者的我,確實沒什麼抱怨的理由。  腳底按摩 除了針灸,我也定期做腳底按摩,一週大約兩次,這樣的療程已經持續了 5 個月。我選擇的是吳若石神父和鄭英吉的流派。吳神父根據德文版的《足步反射區健康法》...

腦瘤手術筆記 32 - 2024秋季回顧

9 月回診時,我和手術主治醫師討論了 甲狀腺功能低下 的問題,因為之前驗血時發現我的 T3 數值較低,過去三個月來一直服用增進甲狀腺的藥物。雖然疲憊感有些改善,但每天早上 9 點左右,我還是很容易進入夢鄉。這次看診中,醫生發現我的血壓偏低,尤其是舒張壓常常在 60 以下。這種低血壓常見的症狀,比如疲憊、無力,可能跟我最近的狀況有關。 另外,我的心跳也很慢,坐著不動的時候每分鐘常低到只有 4x 下,這可能會讓我更容易頭暈。過去我就因為心跳慢而感到過頭暈,所以我懷疑這可能是疲憊的另一個原因。我媽還告訴我,這低血壓和慢心跳的體質其實遺傳自我爸,這聽起來還真是家庭版的健康問題。 除此之外,我也請教了幫我執行 質子治療 的腫瘤科醫師有關疲憊的問題。他不認為是低血壓造成的,建議我去內分泌科進一步檢查,甚至提到可能需要暫停甲狀腺藥物和類固醇藥物再進行測試。然而,這個建議和我的手術主治醫師的醫囑有些矛盾,這讓我感到有些不知所措,感覺像是在做一場「醫生選擇題」。到底該聽誰的,還真讓我一時之間不知道該怎麼辦。 最近幾週我感覺剛起床還沒出門運動時想睡的程度很高,基本上起床後的一小時都是半夢半醒狀態。所以我開始記錄這個「想睡指數」,回顧後發現,自 9 月以來我的運動前想睡指數真的高,平均達 2.94 分,僅有四天的數值低於 3 分(滿分 5 分是最想睡)。 過去的我,根本不需要長時間「清醒」,醒來就能馬上開始處理事情。但最近的狀況讓我覺得,剛睡醒的我需要經歷一段相當長的「清醒時間」,特別是在我感到疲憊、需要頻繁小睡的日子裡。我本來以為小睡 20 分鐘會解決問題,但「清醒時間」的存在,可能讓我需要 1 到 2 小時才能恢復到可運作的狀態。這種情況確實有點讓人頭疼,雖然想改變,卻發現身體的狀態不是我能掌控的,只能盡量接納它,學會跟這段「清醒時間」和平共處。😓。 整體來說,9 月的狀況確實比之前幾個月進步不少,疲憊感輕微了許多,出門的距離也能拉得更遠。許多朋友也告訴我,感覺我說話的表達能力和速度比以前更好了。這些進步讓我感覺很不錯,也增添了信心,雖然還是有很多問題,但有信念相信自己能繼續走下去。 截至 2024 年中秋節的 9 月 17 日,我已經連續運動了 71 天!起初只打算 記錄一下運動 ,沒想到居然堅持了超過兩個月!我會繼續加油,看看能不能推進到 100 天。當然,追不上 正念悠遊跑 ...

腦瘤手術筆記 31 - 敏銳

手術後,我驚訝地發現自己對於某些感覺變得異常敏銳,這些變化無形中改變了我的生活。 首先是對氣味的敏感度大幅提高。無論是香煙的味道、香水的氣息,還是車輛排放的廢氣或空氣污染,我現在都能清楚地感受到。過去,我對這些味道不以為意,但如今,它們成了無法忽視的存在。例如香煙味,我竟然能在10米外就聞到,沒看到人就先聞到煙味,然後開始尋找誰在抽煙,這種感覺其實很困擾。在家裡,我也能聞到室外的空氣污染味,因為空汙是持續整天的,這種持續的刺激讓我非常不適。 不僅是氣味,我對於血腥畫面和文字的反應也變得異常敏感。看到這些內容時,我會感到極度不適,心跳加速,身體不自覺地緊繃,甚至會感到噁心。 聲音方面的敏感度也明顯增強。尤其是在餐廳裡,背景的電子音樂和人們的聊天聲變得刺耳,讓我無法像以前那樣輕鬆忽略背景噪音。這些聲音讓我感到不安,甚至常常聽到許多不想聽的聊天內容,進而影響我的情緒和專注力。 對溫度的感知也變得更敏感了,身體時常感覺忽冷忽熱。稍微的氣溫變化都會引起不適,無論是寒冷還是炎熱,都比以往更容易讓我感到不舒服。現在,無論去哪裡,我都必須帶上一件外套,以防過冷的空調讓我感到不適,這是過去從未發生過的事情。 味覺方面的變化也讓我感到困擾。如今,我能清楚地辨別出食物中的異味,像是蛋腥味和肉腥味,這些味道變得過於強烈,讓我難以享受本來喜愛的食物。 這些感官的變化無疑增加了生活中的挑戰,感覺就像是自律神經重新調整了一遍。也讓我的心理變得更加敏感。對於外界的各種刺激,我變得更加警覺,甚至會引發焦慮和壓力。無論是氣味、聲音還是溫度的變化,都容易讓我感到不安,這種持續的壓力讓我在心理上變得更加脆弱。 隨著感官變得敏銳,我的情緒也變得不穩定,時常感到緊張或煩躁。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變得更加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這讓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我也在努力適應和調整,尋找新的方式來面對這些變化,希望重新找回生活中的平靜與安穩。 腦瘤手術筆記全部文章

腦瘤手術筆記 30 - 眼鏡

2024 年的六月,對我來說是一個重大的轉捩點 。 過去四十年來,我從未想過自己會成為眼鏡族的一員。良好的視力一直是我引以為傲的資產,沒想到在四十歲的這一年,它卻悄悄地離我而去。 過去幾個月裡,我的視力一直受到複視的影響。配眼鏡之前,我去了幾次眼科醫生那裡檢查。醫生用稜鏡鏡片幫我調整了幾次,最後一次的測試結果顯示,我雙眼的複視有 7 度的差距。不過,這個度數並不穩定,因為我每天早上醒來時,眼睛的複視狀態總是不一樣。今天可能是 7 度,明天也許是 10 度,後天又可能是 5 度。 單獨配戴稜鏡鏡片並不能讓視力變得完全清晰。後來,醫生給我配上了近視鏡片,突然間,眼前變得清晰了許多。原來,我在手術後近視也變得更嚴重了,這也是我視力模糊的原因之一。戴上眼鏡後,正面的視力恢復了清晰,但轉頭時,複視會讓物體分裂,需要幾秒鐘才能恢復成一個物體。這種情況影響了我騎車和開車的視力狀態,所以直到現在我都不敢嘗試騎機車或開車。不過,我曾在河濱嘗試騎過幾次 Ubike,雖然可以騎,但反應時間需要延長一些。 由於複視的狀況仍不穩定,每次檢查的結果都有些許差異,因此我決定暫時先配戴近視眼鏡,以應付日常生活的需求。配戴眼鏡後,視力確實清晰許多,但隨之而來的卻是鏡片起霧、眼睛酸澀、眼鏡滑動等困擾,讓我逐漸懷念起過去無需依賴眼鏡的日子。 我努力抱持著樂觀的心態,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複視的狀況會逐漸改善,雖然這真的很困難。畢竟複視的度數還不穩定,這表示我的眼睛仍有修復的可能。我打算嘗試中醫的針灸,希望透過中醫的整體觀念,進而緩解複視的症狀。 腦瘤手術筆記全部文章 腦瘤手術筆記 33 - 複視改善分享

腦瘤手術筆記 29 - 抗癌飲食

在 2024 年六月的MRI檢查中,我得知腦部殘留的腫瘤已經消失,這個消息無疑是我抗癌旅程中的一個巨大里程碑。我相信質子治療在這個過程中佔了60%的功勞,但我也堅信飲食調整在其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自我評估佔了大約20 ~ 25%的因素。以下記錄了我採取的一些飲食策略,希望能對其他正在抗癌的人有所幫助。 精力湯 / 綠拿鐵 當我知道了 精力湯 / 綠拿鐵 這種飲食方式後,開始跟老婆討論來實行,他願意幫忙製作,我則投資他一台 Vitamix 調理機。精力湯開始成為我們每日飲食中的重要一環。這種湯由各種新鮮蔬菜、水果和穀物混合而成,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抗氧化劑,有助於提高免疫力,增強身體對抗癌細胞的能力。 喝精力湯對於我補充蔬菜中的營養有相當大的改變,以前因為工作外食應該長期蔬菜水果攝取不足,但又沒有改善的計畫,很可能是造成生病的原因之一。現在則是每天早上就固定補充幾份蔬果,營養上不敢說完全足夠,但起碼相對充足許多。免疫力感覺是因而增強了許多,因為從出院後我過了 7 個月才第一次感冒。 非常感謝老婆的努力付出,為了製作精力湯,他每天至少要多花半小時洗菜備料及製作,真的辛苦他了,這是喝精力湯最大的阻礙,就是要有人每天認真付出製作的時間,即便買冷凍包也還是需要有人花時間去打成汁,代價還是不小的。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尋「陳月卿 精力湯」就會得到更多的資訊。 原型食物 自製原形食物餐 為了抗癌,老婆跟我開始不太吃加工食品,選擇盡量食用原型食物。例如,新鮮的水果、蔬菜、豆類、全穀物和堅果。希望藉著這些食物營養豐富,提供足夠的膳食纖維,減少吃下對身體有害的食物。 老實說這不是件簡單的事,好吃的加工食品實在太多,外食族幾乎無法達成這項任務,如果不是身體需要,我相信我也無法執行的很徹底,但既然碰到了,就只能繼續努力 follow 下去了😭,主要的改變是盡量自己煮,外食也都盡量選擇健康便當。 高碳水 & 高蛋白 高碳水飲食則是質子治療副作用出現的時候才開始實行,老實說執行的有點慢,也讓我現在還遭受疲憊之苦,同時體重也掉了不少,因為當時也不太清楚治療期間應該補充的營養為何?一直到疲憊出現,才發現營養補充部分有些缺乏。 正確來說在治療期間,就應該大量攝取來自於全穀物、地瓜和其他富含纖維的食物的碳水化合物,這些食物可以緩慢釋放能量,維持血糖及體重穩定。但要注意,最好避免麵包、白米及...

腦瘤手術筆記 28 - 感謝

自從腦瘤確診以來,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這段路程雖然充滿挑戰,但也讓我學會了感恩和珍惜當下。今天,我想藉此文章,表達我內心深處的感謝之情。 首先,我要感謝上帝的恩典,讓我的腫瘤並非最惡性,與那些面對凶惡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簡寫為GBM)的朋友們相比,我幸運了很多。這給了我希望去面對未來的治療和康復過程。雖然治療帶來了許多副作用,但與更嚴重的情況相比,我仍然是幸運的。 其次,我非常感激在這段時間裡,經濟狀況到目前為止依然還寬裕。加上岳母幫我買的保險,讓我無需為治療費用擔憂。我知道,很多患者在面對疾病時,經濟壓力是巨大的障礙。而我能夠專心治療和康復,這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幸運和恩賜。 在這段困難的時期,我深深感受到了來自老婆、家人、教會、同學朋友、同事和醫療團隊的關心和支持。每一次的問候、每一句的鼓勵,都像溫暖的陽光,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你們的愛和關懷讓我感到不再孤單,讓我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連結是多麼的重要。感謝你們的陪伴和支持,這份愛將永遠刻在我心中。 這段時間,我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生命課題。以前的我,總是過於關注未來,擔心未知的風險和挑戰。然而,現在的我學會了關注當下,享受每一刻的平靜與美好。我明白,生命無常,只有當下才是最真實的存在。例如,剛做完手術的我會一直擔心怎麼回去職場,但在那段時間擔心這個只會讓我更為焦慮,畢竟身體的狀態已經不是我能掌控,想到破頭也不會有結果。這種心態的轉變,讓我更加珍惜每一天,感受到內心的平靜與滿足。 失去健康後,我才真正意識到,以前那些看似理所當然的過日子,其實是一種莫大的幸福。過去,我總是忽略身體發出的警告,認為自己永遠不會被疾病擊倒。然而,當健康不再,我才深刻體會到,擁有健康是多麼重要。每一次身體的疼痛和不適,都讓我懷念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現在,我會更加珍惜每一天,珍視自己的身體,因為只有健康,才能支撐我們追求夢想和享受生活的美好。 以往,我過於追求物質和工作上的成就,忽略了身體的警告信號。如今,我明白了健康是革命的本錢,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支撐起所有的夢想和目標,我不再把財富看得那麼重要,而是更加重視內心的平和與健康的生活方式。為了達成身體跟生活上的平衡,每天慢跑已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希望這能夠幫助身體的復健,讓我恢復健康。如果您願意幫我加油,歡迎追蹤 外勞芭之腦癌手記 。 感謝生活中的...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加入外勞芭粉絲團

文章實用嗎?請我喝飲料當做鼓勵吧!

請我喝杯飲料吧!